2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:新版UED官网app下载 > 新闻动态 > 李承晚拒绝休战,彭德怀询问毛主席看法,主席急切询问
李承晚拒绝休战,彭德怀询问毛主席看法,主席急切询问 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9:34    点击次数:143

信息源:本文所包含的所有信息均来自可靠的资料来源,具体详见文章结尾。

1953年2月,“联合国军”指挥官克拉克给彭德怀发了一封信,请求双方能互换战俘,并尽快结束已经持续了近三年的朝鲜战争。

李承晚却高喊着,表示自己将亲自带队越过“三八线”,把战线推进到鸭绿江。

听到李承晚的狂言,毛主席火冒三丈,立刻问彭德怀:“杨勇兵团现在在哪儿?”

那到底是什么因素,让毛主席锁定杨勇出手对付李承晚的嚣张气焰呢?

初来朝鲜战场,杨勇为何感慨“白跑一趟”?

1953年4月,杨勇多次主动请缨前线作战,最终来到朝鲜战场,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的司令员。

当这位饱经风霜的将领刚踏上朝鲜土地时,不禁感慨道:

“我真的是白忙活一场!”

他表达这种情绪,可能是因为他经历了一些努力却未能取得预期结果的事情,让他感到失望和挫败。这样的反应常常发生在我们拼尽全力却没有看到成果的时候。

在解放军里,杨勇和杨得志、杨成武被称为“三杨”。其实,在杨勇踏上朝鲜土地之前,杨得志和杨成武早已于1951年2月和6月先后到达朝鲜,尤其是在抗美援朝的第四、五次战役中,他们可谓是屡次立下赫赫战功。

看到另外两位杨在战场上辉煌的表现,杨勇在国内只能是无奈地叹息。

此时的杨勇正在聚精会神地思考着自己的下一步计划。

在国内,他肩上的责任可不小。在1950年1月,杨勇被任命为贵州省军区司令员,负责西南地区的剿匪行动。

到1950年年底,杨勇被调到南京军事学院深造,经过长达两年的磨砺,彻底变革了自己。

学成归来的他,还没来得及展现自己的实力,联合国军就传来了停战的消息。

不过杨勇的“遗憾”没持续多久,叫嚣着“要打到鸭绿江”的李承晚,立马就为杨勇提供了在战场上“立功”的好机会。

毛主席点将

1953年2月22日,“联合国军”司令克拉克给金日成和彭德怀发了封信,提议双方进行战俘交换,并为停战做准备。

这样的事情在美国历史上可真是绝无仅有的。

在漫长的三年朝鲜战争里,美国的指挥官可真是换了个不停,从当初一头雾水的麦克阿瑟,到后来的李奇微和克拉克,真是一变再变。

可美国却发现,战场的主动权依然掌握不在自己手中。

到了艾森豪威尔在1953年1月开始担任美国总统时,国内出现了强烈的反战呼声,连军方都认为美国在亚太地区花费了过多不必要的资源。

于是,在艾森豪威尔的指示下,克拉克方面决定重新启动自1951年以来与中朝两国暂停的停战谈判。

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后,立马对当时接替彭德怀担任志愿军司令员的邓华说道:“争取停,准备拖。”

毛主席认为,联合国军释放出要谈判的信号,确实值得庆祝,但美国一贯有反复无常的习惯。

为了避免美国搞“假和谈,真打仗”,毛主席下定决心,要让志愿军的前线部队时刻保持警惕,做好最坏的准备。

没想到的是,在中美朝快要准备和谈的时候,李承晚却大胆放话,引起了毛主席和艾森豪威尔的意外。

毛主席立马问起杨勇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的情况,指示他们马上展开进攻。

得知自己有机会在朝鲜战场上“建功”末班车,杨勇高兴得不得了,请求志愿军司令部调配火炮,把攻击地点选在金城。

杨勇选择这样布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:

一,准备越过“三八线”的韩军,在金城安排了第3、6、8、9等四个师。

在金城附近的二青洞,也有韩国的精英部队“首都师第一团”,大家都称它为“白虎团”。

对金城地区的韩军进行打击,会对朝鲜战争后期的局势带来相当大的影响。

其二,既然金城附近驻扎着大量韩军,那就得对它们进行彻底的打击。

杨勇下定决心,不再使用朝鲜战争后期志愿军的“零敲牛皮糖”战术,而是选择火力覆盖的方式。

在杨勇的积极安排下,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调集了1104门火炮,这次在火力上首次压过了对方。

在战斗即将开始时,杨勇满怀信心地说:“这1104门火炮,就让它们成为送给韩国参加停战谈判的礼物!”

1953年7月13日,金城以南的牙沈里到北汉江之间这22公里的区域,炮声震天,没想到志愿军的突然袭击让韩军措手不及,瞬间就被我们的炮弹打得哭天喊地。

夜深人静时,位于二青洞的韩军“首都师第一团”遭到了我军的突袭,损失惨重。

我军缴获了这支韩军王牌部队的旗帜,这就是“奇袭白虎团”这个名称的由来。

在这不到半个月的战斗里,志愿军向南推进了190多公里,消灭了超过52000名南朝鲜伪军,成绩远超预期,达到了原定目标的五倍多。

这场战役对朝鲜战争后期的局势可谓是起到了重要作用,扭转了战场的局势。李承晚在遭遇重大失败后,失去了不少军队的士气和信心,其统治地位也遭受了严峻挑战。最终,他不得不考虑重新调整战略和寻求外部援助,以应对接下来的艰难局面。

韩军输得心服口服

在金城战役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,杨勇感到很惊讶:原本和韩军配合得很紧密的美军,竟然对韩军被动挨打的局面置之不理,完全没有给予帮助。

就在韩军的四个师快要被志愿军消灭之际,美军第3师稍微出手拦住了志愿军,帮李承晚的部队躲过了被全歼的厄运。

实际上,美军对李承晚那股狂妄的叫嚣早已是耐心渐失。

金城战役一结束,美军司令官锐评价说:“这场战役简直就是志愿军给韩军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。”

在自家部队伤亡惨重后,李承晚终于明白,光靠韩军自己的力量,根本无法北上实现统一。

韩军的精锐部队全军覆没,让李承晚失去了继续开战的底气。

7月27号,中朝美韩四方在板门店正式签字,停战协定一出,这场打了整整3年的战争也算是结束了。